我是動漫迷,會加入一些動漫社團,看一些資深同好分享資訊,有什麼新作品、推薦作品、心得交流等等。發現了很多遺漏的美好作品,真的很不錯。
最近社團裡面在爭議一件事情,是這樣的。
有一個同好主張,鬼滅之刃不是動漫,是卡通。因為裡面有很多幼稚的小朋友粉絲,所以是卡通🤔
另一派同好主張,鬼滅之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,也有很多大人粉絲。僅因為裡面有一些幼稚的小朋友粉絲就貶低這部作品,說他是卡通,並不公道。
我就覺得蠻感嘆的,原來,意識形態之爭,無所不在。
我的看法是如此的,Animation、Cartoon、動畫、卡通、アニメ,翻譯成不同語言,又是不同的文字。
是一樣的東西?還是不一樣的東西?
對我來說,我覺得是一樣的東西。
對某些人來說,賦予了不同的定義:動畫是比較高級成熟?卡通是比較低級幼稚?就定義出了兩個詞句的不同。
重點在於心中的認定。
但問題是一部作品是高級成熟,還是低級幼稚,是誰說了算?是你說了算?還是我說了算?還是誰有資格說了算?
當開始有了比較與批判,大家心中就會開始產生的不同的認定標準。就成了永遠不會有共識的爭論。
但我覺得問題是,爭這個名稱,爭這個定義,又有什麼意義呢?
我相信你們很多人也覺得爭這個沒有意義的吧?!
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,是動畫也好是卡通也好。好看比較重要,看得開心比較重要,跟人討論交流心得比較重要。
而回歸到最嚴重的兩岸議題,各種意識形態之爭。其實我常常覺得爭論很多東西一點意義都沒有,人們生活安康富足才是重點。
可是很多人就可以爭得面紅耳赤,甚至鬧得親人反目,我就覺得很感嘆⋯⋯
凡人在爭意識形態,而在神的眼裡,看到的會是什麼呢?
神會不會覺得,你們人類,不管黃種人、白人、黑人,你們都是「人」,都是我的子民啊。吃飽太閒嗎,有什麼好爭的?
同時也讓我自己反思,我以前很討厭有人講「公仔」,我心裡會覺得說,你又不是香港人,講什麼公仔?台灣人用語是模型、玩具好嗎?
但我只會鄙視在心裡,讓自己不爽,不會去跟別人吵。
經過這個鬼滅之爭,我發現我評論別人講公仔也是一種意識形態。別人愛怎麼叫就怎麼叫吧,我管那麼多幹嘛對吧。而且只是搞得自己不爽而已。
世間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
今天是七夕情人節,祝大家情人節快樂,世界和平🌍070/100